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wzqsyl.com/bbzs/tsjs/前两天教育部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年中小学生肥胖比例已经超过了10%。
▲新闻截图
注意这只是肥胖的比例,其实还有一大波学生已经超重,不干预的话很容易跨入「肥胖」行列。
真的是一大波。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显示,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加起来已经达到了19%。
每个孩子里就有19个体重超标,这个数字真的很可怕。
一、孩子肥胖有啥危害?
1、影响健康
《中国儿童肥胖报告》[1]显示,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9倍,肥胖儿童成年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儿童的2.7倍。
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肥胖还会增加结直肠癌、脂肪肝、睡眠呼吸障碍的风险。想想孩子睡着睡着突然呼吸暂停,真是要吓死了。
2、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交[2]
研究显示,胖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很容易自卑,9~10岁的女孩子对自己的外貌、运动能力的自我评价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的女孩子。
而美国面向全国青少年做的一项健康调查显示,正常体重的青少年一般有6个或更多朋友,而超重和肥胖的青少年平均只有3个或更少的朋友。
3、影响到学习成绩和升学机会
早在年,教育部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就将体重作为每学年的必测指标,并将其纳入评优、评奖和学分管理。[3]
年《北京市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方案(年修订)》更是将BMI(衡量体重是否正常的指标)纳入中考。[4]
年9月,教育部对外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特别提出: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5]
所以不管是从身体和心理健康角度,还是从学业角度,家长们都得重视孩子肥胖问题。
二、如何判断孩子胖不胖?
年卫健委发布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6],用于筛查6岁~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是否超重或肥胖。
筛查的标准的是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算出来的结果跟下表中的数据对比一下,就知道胖不胖了。
▲表16岁~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BMI筛查超重与肥胖界值(单位为Kg/m2)
三、孩子胖该怎么办?
去年国家卫健委、教育部等6部门对外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前几天教育部又连发两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督促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
下面我们就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解读一下。
(一)科学饮食
1、烹调少油少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每人吃25~30克烹调油,大概相当于喝汤的小白瓷勺2.5~3勺[7]
家里烹调建议使用油壶,按照就餐人数量化用油,另外使用不粘锅也可以帮助控油;
在学校或餐厅吃饭,如果菜做的太油建议用水涮一下再吃;
另外要少吃红烧、糖醋等加糖的菜如红烧肉、糖醋里脊等,尤其减少外出就餐次数,外食口味和用油无法考量,已经超重的孩子更要减少外食和点外卖的次数。
2、吃好三餐
将杂粮杂豆和薯类纳入到主食中,妈妈可以做成杂粮饭、杂粮粥、杂粮馒头等,玉米、地瓜、南瓜、山药、土豆可以直接蒸一下替代部分主食;
蔬菜多选膳食纤维高且能量低的叶子菜和瓜茄类,最好每顿饭都有蔬菜;
蛋白质多选低脂的瘦肉、去皮的鸡肉、鱼虾和蛋奶豆。
主食、蔬菜和蛋白在盘子里的比例大致为主食占1/4,蛋白质占1/4,蔬菜占1/2。
3、合理选择零食
没有孩子不爱零食的,但要少吃高油高糖的各种零食如炸鸡腿、薯片、蛋黄派、巧克力等,可用新鲜水果、无糖酸奶、坚果来替代。
其中水果每天吃~克,无糖酸奶和其它奶制品加起来约克(约1盒毫升的纯牛奶+1盒毫升的无糖酸奶);坚果建议每天吃10克左右,大概相当于七八粒腰果,而且建议选择原味的。
4、每天足量饮水
少喝或不喝可乐、雪碧、果汁饮料等各种甜饮料,多喝白开水、淡茶水或柠檬水。
6~10岁儿童每天饮水量为~0毫升,11~17岁儿童每天饮水量为1~毫升。
5、培养好的进餐习惯
进餐时改狼吞虎咽为细嚼慢咽,这是因为饱腹感的信号由胃传到大脑需要一定的时间,狼吞虎咽的吃饭往往会感觉吃饱时已经吃多了。
要专注饮食,因为边吃饭边看电视容易分散吃饭的注意力,往往会不知不觉吃多。
另外还有3点家长需要注意:
1)健康饮食不要单独针对肥胖的孩子,最好是推及整个家庭,否则只是孩子健康清淡地吃,其它人照常大鱼大肉的吃,孩子也坚持不了多久。
2)孩子控制体重,不能严苛节食,以免影响其生长发育,强制性让孩子节食还可能增加患进食障碍的风险。
3)吃好吃饱不吃撑,减缓体重增长或保持体重,这就可以使BMI逐渐降低,并降低各种疾病的风险,但这需要个过程不能苛求孩子可以一下子降下来体重。
(二)增加运动
首先是要减少孩子久坐尤其是看电视的时间,这不仅能增加活动量,还与降低零食食用量息息相关,因为很多孩子有边看电视边吃东西的习惯。
至于运动量,教育部建议如下:
按照上述建议坚持两三个月,如果仍不能减缓孩子体重增长,则建议寻求医生帮助,可以让医生与营养师一起为你们选择健康食物和制定膳食计划。
另外如果孩子超重或肥胖的同时,也出现了血糖、血脂、肝功、血压等指标异常,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