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天风证券,李辉,唐婕,张峰)
1.无所不在的甜味剂,低成本蔗糖替代
1.1.甜味剂已应用于多种下游领域
甜味剂是指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甜度可分为低甜度甜味剂和高甜度甜味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
从应用领域来看,甜味剂广泛应用在饮料、餐桌调味品、个人护理产品、烘焙食品、药品、保健类食品、糖果巧克力、医药类用品、化工类制品等多个领域。根据智研咨询,饮料领域是甜味剂主要应用领域,占比约50%。
在超市走访发现,海天、伊利、洽洽、光明、娃哈哈等多个知名品牌已在不同领域的产品中使用甜味剂。值得注意的是,并没有强调低糖或无糖的知名饮料产品如雪碧、芬达、七喜等产品中也使用了安赛蜜和三氯蔗糖。
除上述食品工业领域外,饲料也是未来拥有想象力的应用场景。目前大多数饲料甜味剂厂家以糖精钠为主体甜源,复配掩盖糖精钠后苦味的掩盖剂和增效剂,这是饲料甜味剂的主流。随着纽甜的专利解禁后,市场上出现以纽甜为代表的新型甜味剂,宣称不含糖精钠的甜味剂、能够掩盖药物后苦味的甜味剂。根据《纽甜应用于饲料甜味剂的研究进展》,日粮中添加20mg/kg和30mg/kg的纽甜,奶仔猪的采食量显著提高,死亡率显著降低甚至避免。
1.2.甜味剂替代蔗糖口感相似且成本较低
甜味剂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在于:1、甜味剂复配后与糖口感类似;2、甜味剂使用成本低;3、大众对健康需求增加,行业展现无糖化趋势。
甜味剂作为蔗糖替代物添加到食品中与蔗糖口味相似,并且可以通过复配调成天然甜味剂的口感。比如金禾实业甜味剂产品爱乐甜,复配使用赤藓糖醇、甜菊糖、三氯蔗糖、抗性糊精等国内外顶级原料,最终使得爱乐甜产品的甜度和白砂糖比是1:1,口感无限接近白砂糖,且没有传统代糖产品的异味。目前业内已有解决方案,能够加速起甜速度、提升风味和口感、切除甜味挂舌和异味,通过改善味道、风味和口感三大元素,重塑真实的全糖般体验。
较低的使用成本是甜味剂的另一大推动力。相较于蔗糖,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成本更低。甜味剂甜度往往比蔗糖高出许多倍,常用的人工甜味剂安赛蜜甜度是蔗糖的倍,三氯蔗糖是蔗糖甜度的倍。甜味剂的成本可以用“甜价比”来度量,假设蔗糖甜度为1,相同价格下人工合成甜味剂的甜价比在10以上。
以可口可乐为例,根据营养标签显示,一罐ml的罐装可口可乐含糖量35g,用蔗糖成本约为0.元/罐,用安赛蜜、三氯蔗糖替代分别可降低成本93.0%、93.1%,每销售一亿罐无糖可乐可节约万元/万元。
1.3.甜味剂行业驱动力
1.3.1.*策面:糖税、健康*策
世界多国已将降糖上升至国家管控层面,并逐步制定和颁布针对高糖领域食品的征税*策,这将会加速推进甜味剂代糖产业的发展。
我国也陆续出台多项*策倡导减糖生活。《健康中国行动(-年)》明确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1.3.2.需求面:糖尿病、肥胖引起的健康生活需求
从需求端来看,糖尿病、肥胖等问题引起的健康生活问题让消费者的减糖需求提升。根据IDF数据,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20-79岁)已达4.63亿,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1.16亿。IDF预计至年时,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中国、印度和美国将分别达到1.47亿、1.34亿和万。
中国消费者信息调查显示,相比于前几代,90后消费者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