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拥有多年的发展历史,关于葡萄酒的知识可谓是博大精深。但是,对于一些新手而言,很可能因为对其不够了解,而很容易陷入到一些常见的葡萄酒误区当中,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分享一些常见的葡萄酒误区有哪些,让你关键时刻避免尴尬。
1、葡萄酒一定要冰才好喝
其实因为国内气候炎热,所以经常会在饮用葡萄酒之前放进冰桶里冰镇,但却不宜冰太久,最好喝之前拿出来让温度回升一些;因为红葡萄酒的适饮温度在摄氏14~20度之间,白葡萄酒则在8~13度间,只有在适饮温度下,葡萄酒才能发挥最佳的香气与口感。此外,也不要直接在葡萄酒里加冰块降温,这样会冲淡葡萄酒的香气和风味,反而不利于品尝。
2、葡萄酒都是放越久越好
“酒越陈越香”是很多人普遍的认知,然而对于葡萄酒来说却是不对的。事实上,90%的红葡萄酒最好在出产后3~5年内饮用完毕,白葡萄酒更只有极少数能够陈放;而少数单宁厚重、品质优良的葡萄酒确实适合陈放,如波尔多列级庄葡萄酒,而且还需要配合相应的保存条件才行。
3、橡木味越重,葡萄酒品质越好
很多消费者喜欢橡木味重的葡萄酒,他们认为橡木味越重,葡萄酒品质越好。橡木桶陈酿能赋予葡萄酒浓郁的橡木味,提高层次的复杂性,强化葡萄酒骨架,提高陈年潜力。但橡木味过度浓郁,会完全掩盖了其本身的果香和花香,反而失去葡萄酒的平衡性,降低葡萄酒的品质。因此,并非橡木味越重,其葡萄酒品质越好。
4、甜酒只适合葡萄酒入门者
相比于苦涩的干型葡萄酒,很多刚入门的葡萄酒爱好者会比较偏向于选择甜型葡萄酒。因此可能就有人会认为,甜酒适合新手喝,而干型葡萄酒才是真正懂酒的高级品酒师的选择。假若你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么你可能会错失很多绝世佳酿。
5、红葡萄酒中的卡路里含量比白葡萄酒低
我们经常会以含糖量的高低来衡量卡路里的大小。其实,葡萄酒中的卡路里来源除了糖类外,还有酒精。因此,高酒精度的红葡萄酒,卡路里含量不一定比甜葡萄酒含量低。
6、挂杯厚的就是好酒
挂杯又称“酒腿”,是酒液向下流动时,酒精短暂停留在杯壁上形成的现象,形成原因是酒精蒸发作用造成的液体表面张力变化。有些人将挂杯视为衡量葡萄酒好坏的依据,认为挂杯越厚,酒的品质越好。但其实挂杯的表现与酒杯材质、杯面是否清洁有关,但无法衡量葡萄酒的品质,顶多只能作为判断酒精度及含糖量的指标。
7、红葡萄酒一定苦涩
涩感主要是由单宁带来的。葡萄酒的单宁也分为劣质单宁和优质单宁。劣质单宁的涩感会较重,而优质单宁涩感不会那么重,反而会带来丝滑细腻的感觉。如一些顶级赤霞珠葡萄酒,通常单宁较重,但口感却非常平衡,不会带来特别重的涩感,在余味上竟还会带来一丝甜感。
8、葡萄酒兑雪碧
葡萄酒兑雪碧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饮用误区。雪碧会稀释葡萄酒的风味,同时雪碧中的二氧化碳可刺激胃壁,加速胃排空的速度,迫使酒精进入小肠,加快酒精的吸收,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9、法国酒是最好的
正如现今好的饭局意味着全球的口味,好酒也是如此。如果仅限于法国酒,而不尝尝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好酒,你将少了许多口福。
10、将葡萄酒称为红酒
所谓葡萄酒是指以新鲜葡萄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酒精度不低于7.5度的酒精饮料。按照颜色来分类,可将葡萄酒分为红葡萄酒(简称红酒)、白葡萄酒以及桃红葡萄酒。由此可以得知,红酒只是葡萄酒的一种,切不可将葡萄酒统称为红酒。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大概是因为市面上红葡萄酒比较多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