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碧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新学期伊始,良好习惯助力孩子起航
TUhjnbcbe - 2025/5/23 17:13:00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年已经到来,在新的一年里,作为父母如果想培育一位不用时时操心、成长顺利的好孩子,就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

1.学习习惯

预习是为了能更好地学习。首先,提前预习功课,对孩子而言,可以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二是提前预习,先解决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听懂老师讲课,提高听课和做练习的效率。三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独立学习打下基础。

很早之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这种说法不是危言耸听。有调查发现,爱读书的孩子,将来优秀的比例比业余时间“玩手机”孩子要高出60%以上。

读得万卷书,会使孩子的思考力和理解力进一步提升,在学习时,更能举一反三,思维敏捷,在与人交谈时也更加自信,气质非凡。

学霸从来都不是天生的,通过后天的努力,每一位孩子都有学霸的潜力。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请先教会孩子阅读!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虽然现在我们逐渐习惯用电脑打字,但是能写一手好字,依旧是一个加分项,尤其是对孩子而言,字迹的工整与否,是很重要的。

字迹潦草的孩子,轻则作业重写,重则卷面扣分。很多孩子字写的不好,主要是在小学阶段没有重视练字。

所以,趁着孩子还在读小学,家长一定要重视,对于练字这项基本功,家长不能忽视。给孩子准备一本高水平的规范字帖,让孩子每天练习,不追求数量,只追求质量,不追求速度,只看用心程度。写字基础打牢了,只要坚持不懈,写出一手好字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此外,还要让孩子养成复习、专心听讲、爱提问题、及时改错、查寻资料、不磨蹭、仔细审题和勤于动笔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生活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孩子健康的基础,俗话说“病从口入”,是否讲究卫生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

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早晚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晚上要洗澡,勤剪指甲勤理发等。

让孩子从小做一个讲卫生、爱干净的人,也有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毕竟,一个干净的孩子总比一个邋遢的孩子更受欢迎。

独立自主的孩子,走到哪儿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有自己的判断力,能够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于别人。

要不断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样,当有一天父母应该放手时,不会过于担心,孩子也不会充满恐惧。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以孩子为中心,数个大人围着孩子转。孩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操心,往往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更没有做家务的习惯。

实际上,这样的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不但没有自理能力,更缺乏独立的能力和责任心。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和能力,让孩子有自理能力的同时,更有责任心和同理心,更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许多成年人有“拖延症”,事情要到最后关头才匆匆忙忙去做,那是缺少了“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我们需要培养孩子“今日事今日毕”的意识。这样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从而养成从容的心态。比如,让孩子完成功课之后再去玩耍,当天的事情尽量不拖到第二天。

很多孩子,没有整理收纳的概念,书包里总是乱糟糟的,课桌上也堆了一大堆杂物,家里玩具书本更是到处都是。

人是一种需要秩序感的生物,整天在凌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良久,会变得没有条理性,甚至容易暴躁焦虑。

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整理习惯,不但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的生活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潜移默化中,孩子就会主动做事,作业不再马虎、敷衍,做任何事都会有始有终,孩子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

3.健康习惯

双休日和假期,孩子的作息是个问题,没有学校时间表的束缚,孩子往往容易放纵,晚上玩到很晚还不愿睡觉,早上赖床不想起床。有些家长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孩子累了一个学期,让孩子睡个懒觉没什么大不了。这种想法大错特错,要知道,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而养成睡懒觉的习惯,只需要几天的放纵。睡懒觉不是寒假的福利,而是孩子开学后的受罪。

无论是假期,还是平时,孩子的作息时间都要健康规律,均需坚持早睡早起。

作息不规律,就导致饮食也不规律,孩子早上起不来,就总是错过吃早餐的时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健康的饮食习惯很重要,一日三餐必不可少。

另外,家长要注意,孩子饮食营养要均衡,不能挑食,也不能暴饮暴食。要告诉孩子饮食不健康的危害,让孩子心里有健康饮食的意识。

彻底拒绝不洁净食品,不在校外流动摊贩处购买食品,严禁将流动摊点处食品带进校园。家长教育孩子少吃零食,不把零食当正餐,不购买食用烧烤、麻辣烫、油炸食品等“垃圾”食品。健康饮水,提倡喝白开水、矿泉水,少喝可乐、雪碧等各类碳酸饮料,少买冰棒,冰沙、奶茶等饮料。

运动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会发现,孩子所有的智力发展、心理的发展其实都是建立在身体发展的基础上。当他的运动能力越强的时候,其实他的智力和心理能力发展都不会弱。要求孩子每天运动一小时,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全面锻炼身体。要让孩子常到大自然中去,循序渐进,经常散步,积极参加体育比赛。

4.做人习惯

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是教育孩子的一个重要原则。家是心灵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想使孩子有积极的心态,父母首先要有乐观的品质。父母积极乐观的思维处事方式,使孩子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家斯宾塞说:“孩子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如果他感受到了你的积极,他会慢慢获得一种美好的人生感觉,信心倍增,人生目标感也越来越强烈。"因此,父母要善于用美好的感觉、态度和信心影响孩子,并向孩子传递一种积极的人生信念。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试想,一个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能爱祖国、爱人民呢?现在不少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爱别人。要解决这个问题“孝敬父母”的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即不但家长要爱孩子,孩子也要爱家长,让孩子从小就知恩图报,增强孩子对父母、对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勤俭节约不仅是一个好习惯,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但能让家庭保持富足,而且还能培养孩子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勤俭节约只会花钱的孩子,未来怎么能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孩子心理往往比较脆弱,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由于不能持之以恒,做事很少成功,所以他们的自信心不足,有的甚至严重自卑,对人对事都抱有一种不在乎的态度。孩子持之以恒勤奋学习的精神,是从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培养练就的。有人曾说过,无论孩子做什么如学一门特长等,只要家长坚持努力不放弃,孩子一定会出成绩的,至少不会半途而废。保持勤奋+努力=持之以恒,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

拥有自信心的孩子身上会有一种特别的魅力,不管是对未来的事业,感情还是社交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而且自信会使孩子更加淡定从容有力量,也会给孩子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与做事不服输的劲头。

时间的珍贵是无法衡量的。古往今来,时间吝啬而又公平的分给每个人一天24小时。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就好比是生命。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就好比谋财害命。”在这里他就明确深刻的指出了守时的重要性。

此外,守时也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另一座桥梁。试问有谁会愿与一个不守时的人为友。每一次你的守时,都会在对方的心坎里烙下一个坚实而有深刻的脚印--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守时,不仅节约自己的时间,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朋友,它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感人的事例向我们印证了这个道理。

礼貌是文明社会的一个标志,是孩子交际行为中的一个主导因素。孩子只有讲礼貌,才会赢得更多人的认可,才能够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够从中获得成长和提升。所以,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一个讲礼貌的好榜样。

5.安全习惯

家长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加强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教育孩子上学、放学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不翻越护栏;不在路上追逐打闹;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积极倡导“公共交通、绿色交通”,接送孩子尽量以步代车。

据《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每年7-9月是青少年溺水、交通事故、坠落等事故的高发期,其中7-8月青少年溺水约占全年的32%。另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6%,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溺水已成为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火和电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如果不注意防火防电安全,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教育孩子不背着家长和老师做玩火的游戏,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更不能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不随意焚烧废纸等。加强警觉性,发现同学带火种进校园,或在校园用火玩火,要及时向老师报告。

教室、家中的插头不要随便拔出与插入。千万不要用手指、铁丝、钢笔等捅插座,这是非常危险的,很容易造角触电。搞清洁的时候,把电源的总开关打开,切断电源。不用湿布抹开关、电线、电灯和光管。

小学三年级以后的小学生,他们对人对事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性开始成熟,意识到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成人”了,加上身体的增长,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过高的估计。这时,他们处处都想显示一下自己,喜欢与人争辩、遇事不服输,并出现与老师顶嘴的现象,如此种种。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出现逞能好胜,处处想显示一下自己是个体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他们开始成熟的表现。但由于他们知识经验都很不足,往往又会表现出幼稚、鲁莽等现象。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他们出现上述情况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要大惊小怪;另一方面,又要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健康成长。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莱蒙特曾说:“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不错,大到国家,小到学校,都有自己的制度与纪律。在马路上,我们要遵守走人行横道过马路的规则,在上车时,我们要遵守排队的规则,作为学校里的一名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小学生纯真善良,涉世未深,往往对人生航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惊涛骇浪准备不足,常常对伸向自己的社会犯罪魔爪缺乏警觉,更不易识破某些披着羊皮的“狼”的险恶面目。对此,小学生要练就一双像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

新学期伊始,良好的习惯将助力孩子起航。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习惯养成。

注: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学期伊始,良好习惯助力孩子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