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碧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战友说丨学习,让我的抗癌之路越走越自信
TUhjnbcbe - 2021/12/28 16:41:00
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24567.html

前言

我是一名在职公务员,男性,今年49岁。年4月被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BC型IV期,手术、化疗约半年后CR,年6月继发中枢神经淋巴瘤,后辗转京沪杭,历时14个月,入住过4家医院,用过6个方案,化疗12次(第12次CR),接着行自体干细胞移植+CAR-T。

目前,康复一年多,各项指标正常,生活正常,柔性上班。得病3年多来,最大的感受是——要不断学习,让自己在抗癌中赢得更多更早的主动。

一、学习,让我三次做出正确的选择

继发中枢后,我赴上海就诊一名放射科专家,专家看了我的头颅MR后说:“现在病灶还不大,抓紧去放疗吧。”随即还给我推荐了放疗的医生。

我当时心里懵圈了,不知道放疗是啥,更不知道颅内放疗会有什么后遗症。我当即向做医生的朋友了解,向“淋巴瘤之家”求助,向病友咨询。得出的结论是,脑部放疗容易复发,且有不可预计的后遗症。尤其是淋巴瘤群里一位群管(雪碧),反复劝我尽量要争取化疗取得CR最优选。

我综合各方意见后,坚定了走化疗的路,医院打了5次化疗,第1、2次没变化,第3次进展(从10mm长到20mm),第4次改方案病灶缩小至16mm,第5次变化不大。

医生查房时,提出化疗效果不好,叫我去放疗。我又陷入艰难的抉择中,通过多方求助、学习,让我最忌讳的是,很多中枢病友放疗后一两年内就复发了。且放疗会影响免疫治疗等其他治疗措施的效果,放疗产生的后遗症具有不可逆性。权衡再三,我又一次放弃了放疗。

接着,医院继续化疗,方案与上海的区别较大,第1疗效果挺好,病灶有明显缩小;第2疗略缩小,接下来2个疗程基本没变化,这让我对化疗越来越没信心了。

那时正值疫情暴发,没法去北京继续化疗,医院按照原方案进行了化疗,第10个疗程后,年3月做了PET-MR显示,病灶12*5.6mm,suv9.03,Deauville评分5分。我把报告发给北京的主治医生线上咨询,医生建议我全脑放疗。

我当时真没辙了,第三个专家建议我放疗了。我认真回顾自己的治疗过程、分析方案,不断向有经验的病友、病友家属取经,从“淋巴瘤之家”、网上平台学习相关知识。又挂了2个专家,了解细胞免疫疗法。也挂了放疗医生的号,为放疗做准备。还在淋巴瘤之家发了帖子“下一步路在何方”,向网友求救。

那是我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记得那天晚上一个人反复看着手机上PET-MR的报告,漫无边际地走着走着,思考着今后的路。“10次化疗,病灶没消,活性还高,也不具备移植条件,难道只有放疗一条路了?难道我的生命已经看到尽头了?”我反复自问。我还年轻、我女儿还小,我必须坚强。

综合各方面知识、信息后,我更加认识到,“放疗是权宜之计,不到万不得已不采纳。”时间不等人,又不敢推迟化疗周期,医院做第11疗时,从一位病友那里了解到高博医学(血液病)北京医院对复发难治淋巴瘤很有办法的信息,我立马与该院的郑培浩医生取得了联系,郑医生很热心,听了我的情况后,线上就指导我化疗联合替莫唑胺。

同时网上问诊克晓燕教授,克晓燕教授给我提出了“以塞替派为核心的化疗方案,CR后自体移植,视情CAR-T”的思路,真的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年4月10日,经过14天的隔离,加3天的等待,我医院,胡凯主任给我制定了个性化方案,就一个疗程,5月18日PET-MR报告Deauville评分1分,我不敢相信竟然CR了。

“幸福来得太突然,那种感觉无法用文字表述”。接着6月份自体移植,8月完成CAR-T。

二、学习,让我顺利应对治疗挑战

我是*人出身,医院,发烧感冒都是难得的,更别提化疗、移植了。所以对于治疗的常识以及要求,完全是个“小白”。

初发时,治疗比较顺利,没感觉到学习的重要。继发面对的挑战一个接一个,顿时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事都需要自己思考、准备,作决断,得真正做到自己是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1.精心学习,为顺利完成12个疗程提供了保证。

回想一年多12次化疗,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方方面面的学习很多,记忆最深的是通过学习李开复的《向死而生》,让我对化疗和化疗的副反应有了更多的认识。学习、借鉴了书中对调节睡眠、饮食、运动、压力很多的做法,也促使自己学会做五红汤、牛尾骨;学会识别野生泥鳅、*鳝;学会制作果汁等。知道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学会了看血象,知道指标多少要打升白针、要打升板针、要吃肝药、要利尿。学会了表达病情方面的问题,学会向医生问问题。学会在艰难的时候,如何调整情绪,让自己更坚强、更理智。

2.多方学习,为顺利完成移植创造了条件。

移植前,和大多数病友一样,我也担心发烧、口腔溃疡,担心肛周感染、拉肚子,担心吃不下、血象上不来等等。但通过认真学习、细致准备、积极应对,没有出现意外状况,实现21天顺利出仓。

一是认真学习、落实医嘱。移植病房的一步一动都有制度、规范,细致到换衣、洗浴、入室等每个环节。进仓前,多次学习宣教,不懂的及时问护士长,向有经验的病友取经,反复观看宣教片,积极配合护士完成各项防护措施。家属也是用心认真学习仓内饮食、卫生等要求、注意事项,一丝不苟做好保障。

二是实时与医生交流。把问题提前梳理好,利用医生每天查房的时机询问。加主任、主治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友说丨学习,让我的抗癌之路越走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