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提优卷
一、填空。
1.将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
汽车的速度/(千米/时)
90
60
30
所用的时间/时
5
7.5
22.5
20
表中相关联的量是()和(),它们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所以这两个量是成()比例的量。
2.a/b=c(a、b、c均不为0),当()一定时,()和()成正比例;当()一定时,()和()成反比例。
3.如果x=y/5(x、y均不为0),那么x和y成()比例。如果x/6=4/y(x、y均不为0),那么x和y成()比例。
4.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比例;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比例;梯形的面积一定,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梯形的高()比例。
5.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当A=5时,B=6。如果A和B成正比例,当A=7.5时,B=();如果A和B成反比例,当A=9时,B=()。
6.如下图,小正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成()比例。
7.在括号里填“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如果m+n=6,那么m与n。()
(2)存入银行的本金与利息。()
(3)小强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4)烧煤的天数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煤的总量。()
(5)植树的总棵树一定,成活的棵树与成活率。()
(6)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7)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
(8)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半径和高。()
(9)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10)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8.师徒二人做同样的零件,师傅3小时做8个,徒弟4小时做6个,师傅和徒弟的工作效率比是()。
9.如右图,梯形ABCD中,AB:DC=3:4,E是BC边上的中点;S甲:S乙=()。
10.如果X÷Y=10,那么X与Y成()比例关系。
11.甲数和乙数互为倒数,甲数和乙数成()比例。
12.
X
2
5
Y
0.4
?
当X和Y成正比例时,“?”是(),当X和Y成反比例时,“?”是()。
13.如果a/(b+c)=1,那么当a一定时,b和c成()比例。
14.知道了物体的()和(),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15.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树高和影长成()比例。名同学参加团体操表演,每排的人数和排数成()比例。
16.甲种纸3角钱买4张,乙种纸3张要4角钱,甲、乙两种纸单价的比是()。
二、选择。
1.已知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是20,则两个内项不可能是()。
A.20和1B.10和2C.2/3和30D.2.4和5
2.正方体的棱长和它的棱长总和()。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
4.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出勤率()。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3.右边涂色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2/9,又是长方形的2/15,正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比是()。
A.20:1
B.2/9:2/15
C.3:5
D.4:5
4.下面不成比例的是()。
A.同一圆中,圆的周长和半径
B.人的年龄和身高
C.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它相对应的高
D.速度一定,所行路程和时间
5.下面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A.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B.本子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C.一根蜡烛,已经燃烧的和剩下的
D.速度一定,所行路程和时间
6.如果A与B成正比例,B与C成正比例,那么A与C成()。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三、解方程。
x/8-4.5+5.5=×(x-0.8)=87x-3.5=10.5
四、动手操作。
一扎雪碧6瓶。
扎数
1
2
3
4
5
6
7
…
瓶数
1.填写上表,在图中描出扎数和瓶数的对应点,再按顺序连接起来。
2.雪碧的瓶数和扎数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3.9扎雪碧有多少瓶?瓶雪碧是多少扎?
五、解决问题。
1.超市运一批面粉,12次运了60吨,照这样计算,30次可以运多少吨?(用比例解)
3.用木地板铺设舞蹈房的地面,用90cm×12cm的地板要块,若改用cm×15cm的地板要多少块?
4.小明的身高是1.6米,他的影子长是2.4米。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长是8米,这棵树有多高?
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行,甲车又行驶了5小时到达B地,这时乙车离A地还有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酒店的水族箱有两根管子,A管是进水管,B管是排水管,开始打开A管进水,途中打开B管,当水族箱里的水放满后,A管关闭,只开B管。右图是进水开始时间和储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图,看图回答问题。
(1)A管每分钟进水多少升?
(2)字母x所表示的时间是多少分?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