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无赞助,但还是想侃,那就一己之言随便侃侃,浮光掠影,贻笑大方耳。
并不是突然看上海因为咖啡可乐冲上热搜就想要蹭个热度,其实原本就一直想侃一侃菲律宾的饮料,品种也有不少。当然,肯定是只限于我认知范围内的,路边摊干净又卫生罕有涉猎。不过插句话说,摊子上的椰汁是真便宜,一颗中等的生椰也就60比索(8块)。听说海边原产地椰子更便宜,2-3块钱一颗,毕竟是大自然的馈赠。
含酒精的饮料也不打算多介绍。啤酒玻璃棒就是生力、红马之流,生力也有做调味的啤酒,比如苹果味柠檬味……以及苹果味预调酒伏特加,RiO一比简直就像旧版江小白,新版我没喝过没有发言权……算了,就不扯远了。茶饮料、乳饮料也没有太多好聊的,唯一想吐槽的是酸奶价格真的很高。
本期还是想聊聊本土能找到的碳酸饮料,也就是softdrinks软饮料,带气儿的。
首先还是想从米国进口的聊起,比如Dr.Pepper胡椒博士,某二次元番剧石头门的一抹亮色,口味就是樱桃味可乐那种味道,仁者见仁,反正传说巴菲特喜欢。
Figure1胡椒博士与石头门联动来源:jpbeta.cc
另外国内不太常见的有rootbeer根汁汽水,这起源于北美,但是查了一下渊源,和沙士/沙示/Sarsi是同一种东西。当然广东喝了挺多沙士,不过江浙沪一带属实难见到。查了下历史沿革,是屈臣氏在广州销售的,后来推广到广东省。味道与红花油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肯定不是那么冲。与可乐可谓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了。
既然提到可乐了,那必然绕不开百事可口之争。这里得罪一下,菲律宾百事比可口可乐市占率低。对菲律宾的百事可乐来说,有一段黑历史,我也是道听途说。现在搜百事可乐还是能找到关联搜索。30年前因为百事活动沟通失误,导致多中出了80万个头奖。这些人后来没办法兑奖,消费者和厂商造成了不小冲突,演变为各种流血事件,被菲律宾最高法院裁定为虚假宣传,当时,可口可乐市占率75%,百事可乐市占率17%。而直到现在这种信任都没有完全修复。详见《令人啼笑皆非的菲律宾百事可乐80万个瓶盖头奖乌龙事件》。
机缘巧合,我也在便利店比较了一下两者,还是有价格高下之分。可口可乐ml装,39比索,还能参加揭盖抽奖活动;百事可乐ml装,37比索,无抽奖活动。即使如此也不容易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Figure2冷藏柜里面的可乐自摄
除了老大老二,菲律宾还有RCCola,皇冠可乐,也来自美国。恕我口拙,尝不出来三者区别。
当然,可乐雪碧这一类都会有略贵的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