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主角从来都不独属于皇帝,故事的发生也不仅仅只在那些历史留名的人身上。历史,一个代表过去的词语,它承载了所有过去的记忆。
美食,自然也是历史的一部分。但是在古代,没有巧克力、没有火腿肠,更没有可乐雪碧。不过那也没关系,作为饮食文化大国,怎么可能会没有解馋小零食呢?今天我们盘点古代五大小吃。
第一、糖葫芦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还有多少关于糖葫芦的记忆。相信看到这边文章的朋友们一定记得这童年的味道。小时候的冬天,跟着父母赶集最盼望的就是一串糖葫芦,又甜又酸。
南北方对于糖葫芦的称呼有所不同,北方大致都叫糖葫芦,像南方安徽凤阳会把这叫糖球。这种小吃兴起于宋朝,它除了解馋,还有开胃、养颜和消除疲劳等功效。材料选取也不仅局限于山楂,海棠果、葡萄等都可以。
第二、糖画
糖画,带有艺术气息的小吃。它是用糖做成的画。这东西可以算作地道的古代街头艺术。
糖画分为两种,一种是平面的,一种是立体的。叫法虽有几种但是都大致相同,倒糖人儿、倒糖饼儿。这是一种流传于川地的小吃。来历的话要追溯到明朝。
第三,烤红薯
这个冬天不知道你没有来上一块?这是典型的平价食物,制作简单,成本低,掌握好火候烤就是了。
一般情况选用的材料都是红芯薯或者是紫芯薯。烤熟之后的红薯烫嘴而香甜,而且还很顶饱。这东西在那些艰苦的年代可是救了不少人的命。
第四,蜜饯
记得小时候过年,家里人就会买各种蜜饯,摆盘招待客人。蜜饯又称果脯,是一种糖蜜制的水果食品,常用的材料有桃、杏、李、枣等果蔬。
唐朝的时候,制作还很粗糙。只是把水果泡到蜂蜜里保存。到了宋朝的时候,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做法。蜜饯在外形和味道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第五,酸梅汤
这种饮品的历史可以说是极其久远,商周的时候老祖宗们就已经把酸味提取加入到饮品里了。
一直到清朝,酸梅汤其实都是一种官家的“高级饮品”。清朝的时候流行于宫闱之间,而乾隆皇帝对酸梅汤可谓是情有独钟。我们现在喝的酸梅汤配方就是来源于清宫御茶坊。
看完这些,各位读者朋友们,里面有没有你们喜欢的小吃?冬天了,不妨来一串糖葫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