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很多访谈节目,货真价实的不多。
《圆桌派》算一个,《锵锵三人行》算一个。
都属于舌灿生花,针砭时弊的类型。
而许知远的《十三邀》则是学究式的怀疑,一个知识分子唱着时代的挽歌。
不合时宜,但颇具胆识。
相比而言,姜思达的《仅三天可见》更“个人化”。
节目的理念是:“你要先看懂一个人,才能说LoveorHate”
国内首档明星社交实验节目。简单来说,就是vlog+访谈:
录制节目三天的时间里,姜思达将以朋友的身份,和明星们待在一起。
工作,吃饭,聊天......每一个细节都被记录的清清楚楚。
会发生什么?没人做好预设。
可以肯定的是。绝不是什么“正经”访谈。
诗人塞缪尔·约翰逊说:两个人在一起不出半个小时就会显出差异。
节目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这种差异。
作为主持,姜思达从来都不那么“宜人”,他尖锐,敏感,脆弱,自我。
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相反的,他让我看到了访谈节目的另一种可能性。
1.姜思达:93年生人,自带造血能力
先来说说姜思达的成名史。
姜思达,93年生人。
以“只是想单纯的Comeout(不懂的自行百科)”的姿态,出现在《奇葩说》的海选中。
第一季,他造型个性,一开口却底气不足。于是备受冷落。
第二季,他止步于八强,头上戴着朵大红花,就这么走了。
第三季,他在一众辩手中脱颖而出,成了史航口中那个「妖也妖得起来,论也论得下去」的黑马。
节目结束后,对手*执中发了条微博:
“没人喜欢输,但今晚是大美玲(姜思达)之夜。”
于是,大美玲和决赛之夜,登上微博热搜榜。
足见其惊艳。
之后,蜕变来的更加迅猛。
三年之后,姜思达成为米未旗下逆溯文化CEO,创办一档短视频访谈节目《透明人》,拿到了雪碧千万级赞助。
8—12分钟的节目时长,藏在各个行业背后的,属于时代的情绪被深挖。
人们在不同的领域中,找到情绪的共情。
于是,第一期上线,全网播放万。前五期全网播放超过万,获得“最具先锋精神短视频”奖。
姜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