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热衷省钱,那么我劝你千万不要在豆瓣上搜索“抠门”二字。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那个叫豆瓣的地方,聚集着一股热衷于抠门的神秘力量:
协会里的人,都是skr狠人。
他们不舍得买肉钱,但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愿意去抓泥鳅:
他们心灵手巧,仅用7块钱就做出淘宝卖价三位数的托特包;
他们精通薅羊毛,不放过任何渠道(平台)的促销优惠:
连毛巾,都可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让区区一块巴掌的布料,遍布全身每一处娇嫩的肌肤。
(没有错,这是毛巾哦。)
正因如此,他们能在上海等一线城市,做到月花费只有快。
仅用9元预算,就化身神厨小富贵,做出二菜一汤。
甚至做到无中生有,靠着薅路边的野菜,捕池塘里的野鱼把肚子填得饱饱的。
如此刻苦抠门的精神,葛朗台都忍不住从棺材里爬出来叫好。
自然,也有很多人问:
是不是钻在钱眼里了?
是不是作秀?
这么抠,是疯了么?
他们,真的疯了吗?
省钱,是谋生之计
也许你不相信,年,中国有将近4成人口月收入低于元。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4个是穷人。
而在这部分人群里,有很多学生*和职场新人。
随着疫情蔓延、洪水泛滥、房价增长,以及黑心老板的增加(这条划掉)。
未出学校的大学生或者刚刚在社会上立足的新人,就像一茬茬韭菜,惨遭现实的切割。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省钱已然变成一种刚需。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在上海打拼10年的王漫妮,为了工资憋尿到肾炎。
可最终不仅没有达到父母眼中“买房买车、站稳脚跟”的要求,还因为房租增涨,不得不搬到更偏远的地方。
现实甚至更加残忍。
刚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工资往往不超过5k,甚至只有1~2k。只能勉强承担生活开支。
读了十几年书,到头来却穷困潦倒,不得不向父母开口。
在一二线城市,繁重的房租、伙食费就像大山压在年轻人身上,做不到开源,就只能节流。
“抠门的大家用什么面膜?”
答案是:不用
毕竟和脸比起来,还是命重要。
为了省钱,堂堂7尺男儿甚至可以一天一顿饭,一顿只吃一个鸡蛋、半块鸡胸肉,如此下来,每天伙食费只用五六块。
而且减肥效果惊人,二十天足以瘦11斤。
甚至有狠人,可以连饭都不吃,把各种杂粮装进保温瓶里,做成糊糊。
睡醒饿了就吃一口,每日花费甚至不超过5角。
疯了么?也许吧。
如果可以,谁不愿意像《20不惑》里的大宝一样,睡五星级酒店,坐头等舱,随便一件私服都是Gucci。
(普通女孩爱不释手的名牌包)
但《二十不惑》中有一句台词:
有些人实习是为了生活,而有些人则是为了生存。
要不是穷,谁愿意抠啊!
于是穷人们干脆放飞自我。既然做不了物质贵族,干脆做精神贵族。
富人喝82年拉菲,穷人喝82年雪碧。富人穿阿迪,穷人穿阿迪王。
别的不说,王思聪绝对感受不到拼多多帮砍免费得的快乐!
抠门,是为了守护内心的秩序
和大部分吃土年轻人不同,抠门协会里也有一少部分“视抠为爱好”的精神玩家。
正如抠门男性联合协会的宗旨所说:我们抠,不是因为穷,就是因为抠。
抠门男性联合协会有位自己种菜、背着陈年包包的大哥,实际上却拥有一栋整洁干净的楼房。
也有一位依靠自己种菜自给自足的的兄弟,和种在阳台、小区草坪不同,他自己承包了一块地。
有人出门旅游带锅,一日三餐,自食其力,不给景区老板赚一分钱的机会。
还有人用一双鞋套精心呵护爱鞋。别的男孩是蜈蚣精,他三年不换,宠惯鞋柜。
自然,买房的人一定买得起包,租地的人也不差买菜钱。出门旅游,多吃一顿,少吃一顿的花销,其实也不用特别在意。
与其说他们是抠门,更不如说是享受生活。
谁说穷人才能抠?现实生活中越是平平无奇的大爷大妈,越有可能手握钥匙串,决定你房租的升降。
在我看来,这一类行为更像是对消费主义的反抗,让人想到古早的NONO族。
所谓NONO族,指的是在年,与当时兴起的BoBO族(热衷名牌和奢侈品),恰恰相反,他们追随自然,不在意名牌。
宁愿自己裹面粉做面包,也不愿去小奢的西点屋买一份性价比低的蛋糕。
在消费主义市场化的洪流下,他们宛若清流,一点也不被物欲影响。在他们眼中,最嫌弃的莫过于网红店。
把每一分钱花得值得,做到物尽其用,也许就是他们的快乐。
抠门,是一把双刃剑
《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年轻一代(35岁以下)56%的人暂未开始储蓄,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平均每月储蓄仅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在生活中就可以看见影子:
一发工资就忍不住剁手买买买,一有钱就喜欢去餐厅打卡美食,时不时还和好友约一杯星巴克或者奶茶。
可是问问内心,我们真的差这么一顿饭,一杯奶茶,一套衣服么?
奶茶喝下肚,瘦的是钱包,胖的是身子。
东西买回家,反而被丢在角落吃灰,懊悔不已。
之所以如此,正是中了消费主义的套:
舆论鼓励大家消费,觉得多消费不仅自己爽,还增加国家GDP。
真的是这样吗?
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受消费主义所害,人民群众大肆购买、消费。
结果虚假的经济繁荣,就像泡沫一样,一戳就破。股市震荡,股价大跌,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崩溃。
许多日本群众奋斗几十年得来的房子、车子,一夜之间都化为乌有。购买来的奢侈品打折贱卖出去还债!
(损失万亿的日本前一夜)
说真的,浪不起啊。
而中国人民自古就秉持艰苦朴素的精神。
曾经的抠门,是《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前,挑掉烛台里的一截灯草,恐费了油。
而如今,却带有一丝享受生活的乐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
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钱能带给人最大的底气。当你努力攒钱,你攒的不只是数字,更是未来和选择的机会。
其实,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叫大家一昧省钱。我们并不需要对每一分钱都斤斤计较。
我曾在知乎上,看见过这样一个例子:
博主的学妹家庭贫穷,热衷省钱和兼职。因为足够努力,大学4年也存了一笔不小的积蓄。
到了考研季,本来可以靠努力改变命运。
她却宁愿四处求人,收购残缺的考研教材,也不愿把节省下来的积蓄拿出来买新的考研教材、报辅导班。
原因是,钱存了定期,一旦使用利息就没了。
在这种艰苦的现实条件下,姑娘的考研成绩惨不忍睹。
令人惋惜,她的抠门竟然毁了自己的未来。
存钱也好,花钱也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正如中国老话所说:钱,要花在刀刃上。
把钱用在提高自己的学识,增加自己的资产上,无论是什么时候,投资自己永远不会错。
愿你有花钱的勇气,也有存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