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的老板陈鸿道曾经是餐饮业的一个传奇,自己创立的品牌加多宝不仅火遍了大江南北,老板陈鸿道更是一度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企业家,而如今却成为了中国财富人唯一的在逃犯。
当年汶川地震,陈鸿道慷慨捐赠了一个亿,以此来帮助受灾的老百姓们渡过难关。在陈鸿道捐款之后,网上出现了这样一篇帖子:加多宝,你太狠了,捐了一个亿!为了整治你的嚣张气焰,我们决定行动起来,买光你所有的王老吉!
也正是那段时间,是陈鸿道所建立的商业帝国最辉煌的时光,而王老吉也成了销量排行首位的饮料。那一句“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估计现在很多人应该都记忆犹新吧!
可是到了后来,陈鸿道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也崩塌了,而陈鸿道也从那个高高在上的“教父”成了中国财富人唯一的在逃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王老吉的诞生
熟悉王老吉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加多宝和王老吉为同一家公司生产,而说起王老吉,它的历史可以说是十分悠久了,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
话说林则徐刚来到东莞的时候,由于受不了当地炎热的天气,曾经几度晕倒,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用,直到一位师傅的出现。
这位师傅的名字叫做王泽帮,他被当地人称作“凉茶王”,为什么这么称呼他呢?其实和他的凉茶离不开联系。
夏天天气本来就很炎热,而当地的很多居民为了生计也不得不卖力干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人都中了暑,可是喝了王泽帮的凉茶之后,都奇迹般地好了,百姓爱戴他、尊敬他,便给了他这个称号。
王泽帮知道林则徐来此地是为了消灭那害人的鸦片为民除害的,于是主动找到林则徐,让他喝下了自己特制的凉茶。林则徐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喝的,谁成想一碗下肚,头疼全消。林则徐病好了之后自然大喜,不仅感谢了王泽帮,还做了他的代言人,帮助他推广。
林则徐对王泽帮说:“一个好的品牌通常需要一个好的名字,你姓王,不如你就给你的凉茶取个名字叫“王老吉”怎么样?”
王泽帮听了之后也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令自己的员工打造了
“王老吉”的招牌,悬挂在自己的店铺上,就这样,一个大的凉茶品牌就这样诞生了。
而王泽帮也在自己去世之前,把秘方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又传给孙子,就这样,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过了好几代之后,王老吉也分成了两派,内地和香港。
之后不管是内地还是香港,都经营的不太乐观,所以这也导致了王老吉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差。而这个时候,一个人的出现成功地挽救了这个局面,这个人就是陈鸿道。陈鸿道是东莞人,也是卖饮料的,他最早创立过一个品牌加多宝。
陈鸿道先是收购了香港的王老吉品牌,可比较头疼的是,他只有海外的经营权,内地是不能使用王老吉品牌的,可王老吉这款凉茶受众群体内地的中国人则占了大多数的比例。这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内地使用王老吉品牌,那么加多宝公司的利润将会得到巨额提高。
好巧不巧,刚好内地具有王老吉商标使用权的广药集团决定改组,把王老吉给剥离出去,正愁没人来接盘呢!就这样,加多宝集团和广药集团一拍即合,广药集团以每年万的价格把加多宝的“独家经营权”租给了加多宝集团,租期为15年。
在当时来说,这一举动可以说是双赢,广药集团解决了目前的困境,把一块烫手的山芋给抛了出去,而在陈鸿道看来,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他和加多宝集团腾飞的机会。
二、加多宝的腾飞
王老吉本来就是一块非常难啃的蛋糕,不然广药集团也不会那么着急地放手。在获得王老吉的经营权之初,陈鸿道确实遇到了一系列的经营问题,主要问题有三个:
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王老吉的地域性比较强,想要让它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饮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次就是当时大陆的品牌太多,诸如北京的北冰洋、上海的盐汽水都成了王老吉强大的竞争对手,毕竟大多数人都喜欢喝饮料,具有一定年代感的凉茶反而让民众有了一定的距离感;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就是王老吉没有清晰的定位,即不像药,又不像水,也不像饮料,不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这些饮料有着清楚的定位,这么一来,竞争力自然也就下降了。
此时的陈鸿道明白:王老吉需要的是一条广告,一条简短精炼但是可以准确定位王老吉的广告。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陈鸿道让自己的团队进行了夜以继日的研究,终于想出了一句很好的广告词: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不仅如此,陈鸿道还亲自打造了一支上万人的销售团队,有专门的人进行培训,教销售人员怎么和顾客拉进距离,怎么和店主拉进关系,并且设计了宣传海报,把销售的目标定在了餐馆和旅游景点。
在陈鸿道的布局下,王老吉的销量一度十分领先,特别是火锅店,吃完火锅之后再来一罐王老吉,那种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巅峰时期的王老吉一度成为了中国饮料界品牌的巨头公司,一举超过可口可乐和雪碧成为了饮料界的最大巨头。就这样,在陈鸿道的经营下,一款默默无闻的饮料就这样成为了众人熟知的知名品牌,而陈鸿道也因此被称为“凉茶大王”。
三、野心膨胀
眼看着王老吉的销售量一天又一天的暴涨,陈鸿道在开心的同时也不免担心起来,他心想:如果合同到期,广药集团肯定会收回商标权或者是加租,这样一来的话自己的利益就受损了。思来想去,陈鸿道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贿赂广药集团的高管李益民。
为什么选择李益民呢?不仅因为李益民是高管,还因为李益民的女儿当时在澳洲受了重伤,需要万的治疗费用,这笔钱由陈鸿道出,分三次给。他和陈鸿道签订了补偿协议,把15年之后的费用定在了国际惯例利润的1%,同时把合同的期限延长到了年。
起初的时候,广药集团的高层还没有意识到,可是后来才发现,怎么早已经过了15年了,商标费用还是那么低,都不足万元。于是,广药集团开始展开内部调查,一经调查之后发现了李益民和陈鸿道暗地里签合同的事。
而东窗事发之后,李益民被判处了无期徒刑,而陈鸿道则因为证据不足被取保候审。然而陈鸿道在取保候审的时候逃跑了,跑到了海外,一直到现在都不敢回来。就这样,陈鸿道成为了中国财富人唯一的在逃犯。
四、永不服输,两虎相争
当广药集团要求收回商标权的时候,加多宝还不服气,与广药打起了官司。在广药看来,加多宝的行为根本不守诚信,甚至还贿赂自己的内部人员,而加多宝则认为,不管怎么说,合同已经签了,就应该履行下去。
就这样,两个集团开始打起了旷日持久的官司,由于双方花在打官司上的精力太多了,这也导致了两大公司的市值都一降再降。广药的市值只有90亿元,降到了巅峰时期的一半;而加多宝更惨,甚至出现了内部裁员的现象,净利润也好几次出现了负值。
其实说到底,陈鸿道的这种行为实在是有些没有必要了,毕竟好端端地干嘛要行贿呢?当初那么多人不看好的情况下都能取得成功,现在竟然还要担心钱赚的不够,想要以低价的合同换取长久的商标权,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五、结语
在电影《华尔街之狼》中,到了电影的最后,当男主从狱中出来,对着那一个个渴望从中获取成功经验的面孔邪魅地笑到,他走下台去,对着他们一个又一个地说:“sellmethispen.(把这支笔卖给我)!”。而电影到了这里就这样结束了,可是人们对金钱、名誉的追逐永远也不会结束。
而反观陈鸿,他是绝顶聪明的人,也有着常人所没有的魄力,可终究是败给了自己的欲望,败给了自己的贪婪,败给了很多人都趋之若鹜到了最后才想要扔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