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越发刺眼,走在街上仿佛感受到了雪糕要融化的感觉,最近自己像患上了“夏日综合征”——食欲不振、昏昏欲睡、整个人闲散慵懒,提不起劲儿来……
如果说夏天,命是空调救的,那么胃的“救命恩人”,一定少不了甜甜的水果。既有超高的颜值,又有超乎你想象的口感,一年又一年征服吃货们刁钻的口味儿~
瓜中之王——哈密瓜
很多人第一会时间想到的肯定是西瓜,但是小编今天要说的的可是瓜中之王——哈密瓜。
你是怎么吃瓜的呢?用刀切成花吗?这种切法out了!
夏天吃哈密瓜的正确打开方式,必然是冰镇一下,一口下肚,冰凉清新,好不享受!
小编最喜欢的吃法,就是用勺子将它挖成一个一个的球,就像甜甜的冰激凌球一样,放进瓜壳里面,然后倒上雪碧,再放进冰箱冰镇一会儿,哇啊~简直不要太清凉了吧~
可是你知道吗?你吃到的瓜并不一定就是产自新疆吐鲁番的瓜,还有可能是“假的”瓜哦,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吃到的瓜并不甜,或者只是心心甜一点点的原因,如果因此就觉得哈密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吃,那可太亏了!
新疆吐鲁番是哈密瓜的原产地,有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古代就被作为贡品进献到皇宫,早已经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吐鲁番的哈密瓜,皮薄肉嫩、滋味香甜,连康熙皇帝都赞它“瓜则充贡品者,真出哈密”,是夏天消暑热、解烦渴的佳果之一。
瓜果之王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要说哈密瓜的特点,避不开它的两个名字,雪瓜和贡瓜,瓜的名字的来历也是十分有趣。
雪瓜一名,如今已没有人记得了,如果你向新疆人打听雪瓜,他们皆会一脸疑惑:雪瓜是什么东西,没有听说过哎。
雪瓜这个名字的来历,大概是山上的积雪融化成雪水,流下来浇灌了瓜地,长出了新疆独有的哈密瓜。其次,因为雪水寒冷,与干燥的土地相融合,既祛了自身的寒性,又调解了土地的旱燥,这样的土壤适于生长甜性瓜果,哈密瓜便成为受益者。
人们感叹哈密瓜太甜,并溯源到雪山上的积雪,便叫了雪瓜一名。
而关于贡瓜这个名字就更有趣了,贡瓜一名还没有传播开,很快就被哈密瓜一名替代。当时,新疆有一种瓜被包裹七八层,然后又泥裏装箱,一马仅运一两个,从新疆运到北京进贡给康熙,便被称为贡瓜。
康熙问此瓜从什么地方进贡来的,大臣说从哈密而来。当时,哈密是朝廷在西北的重地,康熙听到此瓜从哈密进贡入京,喜好赐名的他便随口赐了“哈密瓜”一名。
吃过这个地方产的瓜,你会觉得其他的瓜不过如此
但你知道吗,哈密瓜有真假之分,也有好不好吃之别,即便是在新疆,由于产地不同,口感、营养、甜度也差之千里。
全国人民公认最好吃的哈密瓜,是产自全国最热的地方——吐鲁番鄯善县鲁克沁镇的西州蜜17号、25号。它到底有多甜?《DV现场》的美女记者亲自测试,西州蜜17号甜度是15.7°,西州蜜25号甜度是16.1°。
又甜又多汁,每一口,都像在滴蜜……西州蜜,真不是白叫的!
切开墨绿的外衣,浓浓的蜜瓜香哗啦从缝隙里漾开,橙色的果肉水汪汪,咬一口,先是冰淇淋般的柔嫩,然后是依旧保留甜度的清脆,一点点渐变的口感,感受柔软香甜的果肉与你的舌尖交织缠绵~
许多“吃瓜群众”都说,只有吃到正宗的吐鲁番哈密瓜,才知道从前吃的都是假哈密瓜,甜度根本没法比较的,这话一点不假,吐鲁番哈密瓜和普通瓜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正宗吐鲁番哈密瓜网纹均匀,不会乱七八糟,但普通瓜的瓜纹看起来杂乱无章。
吐鲁番哈密瓜皮极薄,相当于一片小饼干的厚度。而非吐鲁番生产的哈密瓜皮非常厚,切掉皮之后,瓜肉往往就所剩无几了。吐鲁番哈密瓜瓜肉极多,除了一层薄薄的瓜皮与极少的瓤,剩下的全是瓜肉!
普通瓜味道寡淡,口感微甜,吃起来毫无惊喜,但正宗吐鲁番哈密瓜令你一入口,就会甜得浑身一激凌~让你吃完忍不住大叫:“天呐,原来这才是哈密瓜!我以前吃的是什么鬼!”
一方好水土,养一方好瓜。
哈密瓜有多个品种及类型,形态各异,风味独特,有的带奶油味、有的含柠檬香,但都味甘如蜜,奇香袭人,甘甜爽口,饮誉国内外。
新疆夏季的高温、空气乾燥、雨水稀少、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特殊自然地理条件是哈密瓜生长、发育和糖分积累的必要因素。
这里是典型的大陆干旱荒漠气候,日照时间长,晴天多光照又强,昼夜温差大,简直是种植哈密瓜的圣地~
为了确保每一个哈密瓜都有优秀的甜度,瓜农会亲手砍掉瓜藤上其它的瓜,一个藤上一个瓜!
虽然产量大大减少了,但留下来的瓜,个个都是品相、口感、营养最好的瓜。
目前最得吃货心的是西州蜜17号和25号:
西州蜜17号:底色相对深,呈现墨绿色的底色,果肉脆甜,水分比较高;
西州蜜25号:底色相对浅,呈现翠绿色的底色,果肉口感也比较软糯,甜度也比西州蜜17号甜一些。
西州蜜25号新鲜采摘,产地直发,喜欢的朋友可以在此处下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