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是因为它美好的寓意,成为了婚宴、酒桌上常见的酒款之一。
酒好与不好,人们似乎不是很懂。
好不好喝,大家也是各有看法。
比起干喝葡萄酒,红酒配雪碧,似乎成了酒桌上的常态。
早前,我刚接触到葡萄酒时,第一感觉是涩,甚至入口还没有啤酒顺滑。原谅我年轻的无知,我也和别人一样,在葡萄酒中默默地倒了些雪碧。确实口感上更容易接受,但他更像是汽水,而不是酒。
浪费了一瓶好酒。
这些年,我喝的酒多了,也开始明白好酒应该怎么喝。
也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红酒加雪碧——对涩感(单宁)和酸感的排斥。
一张表,看你尝出了葡萄酒的什么味儿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杜撰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中国人在法国点了拉菲,要求侍酒师在酒杯中加点雪碧,最后被餐厅经理拒绝,而拒卖拉菲。说起来这个故事不过是中国人编出来打中国人脸的故事,且不说侍酒师会优先考虑满足消费者需求,再者说也不会放着盈利的事情不做。
但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反映出——红酒配雪碧low到爆。
在都是外行人面前,红酒配雪碧,大家觉得很正常,好喝嘛~所以在外行人面前这样喝除了顺滑口感,也更有乐趣。他们在配雪碧的过程中能发明出更多的乐趣,配可乐,配橙汁,甚至配脉动。在内行人的面前,我从来都是谨守标准,喝葡萄酒,不仅是品味的过程,还是礼仪的传递。
现在,在与外行人的聚会中,我也慢慢的向他们灌输正确的饮酒方式,不是一味的强调对与错,而是激发他们对葡萄酒的探索与思考,一款好酒为什么能够称之为好酒,除了口味,我们还能不能感受到风土人情,地理环境。
越喝葡萄酒,我觉得自己越想探究他。
越探究他,我就越想与人分享。
抛开红酒配雪碧吧,试着向葡萄酒的真意迈进。
我在等你,等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