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文/黄守浩《天堂寨镇志》载:天堂石耳,石衣类,体扁平,正面黑色,背面灰白,形似木耳,含有肝糖、胶质、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石耳,状如地耳,山僧采曝馈远,洗去砂土作菇,胜于木耳,佳品也。”又云:“石耳气味甘、平,无毒,久食益色,至老不改,令人不饥,清热利湿,明目益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带动,现在天堂寨的石耳价格飙升。但是,人们在品尝石耳美味的时候,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采石耳山民的艰辛和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带着血泪的故事。相传,在清朝,黄石河有一位采耳山民,攀到万丈悬崖壁上采摘石耳,正当他满载而归准备登顶时,不想一只双眼放着凶光的狼站在崖顶,他吓得双腿发软,既不能上,也不能下,就这样悬在半空中与狼对峙着。最后,狼为了尽早地吃到他,竟不顾一切地咬绳子,他吓得大叫,只得拼命地晃动着绳子。就这样,绳子在狼咬和与岩石摩擦的双重伤损下,终于经受不住重量而断裂,采耳人掉下悬崖,摔得粉身碎骨,魂断山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畈村胡家山有一位叶姓山民,与同伴到江西九江采石耳,在徒步经过一座悬崖峭壁时,被一块突出的尖石头挡住了去路。他用手使劲地摇动尖石,发现没有松动的迹象。可就在他踩着石头准备贴崖翻身过去时,石头松动滑落,他随石头一起滚下悬崖,当场毙命。石耳生长在峭壁悬崖上,性凉,味甘,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人们常用它煮肉治头晕眼花、神经衰弱、牙疼、痔疮等症,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食石耳之前,用温水将石耳泡软,并将其蒂部砂粒去掉,反复洗尽,可凉拌、烧菜或做汤,石耳炖老母鸡是绝佳美食。石耳虽乃人间美食,而采石耳人却是在悬崖上“舞蹈”,拿性命换盐吃。在采石耳人中间流传着一种自嘲的说法:“烧窑的人是埋了没死,采耳人的是死了没埋。”由此可见他们工作的高风险之一斑。天堂寨镇前畈村朝阳居民组的余本立,今年已经71岁了,却仍旧常年行走在天堂寨、湖北英山、麻城、霍山一带的崇山峻岭与悬崖峭壁之间。已经采了40多年石耳的他,跟我说起采耳的经历,如数家珍,滔滔不绝。采石耳的首要工具就是攀岩的绳子。他说要买那种码头上锚船的粗缆绳,长约十四五丈,有十多斤重。其次就是带上足够多的食物和饮料。一般情况下,主食以大饼为主,喝的带雪碧最好,既解渴又不剐人。两人结伴为宜,互相有个帮衬。再个就是要找向东和西南方向的大石岩或山岭上的石岩,只有这样的岩石上才能长出石耳,向北的岩石上是很难找到石耳的。另外,采石耳也要以择优、选大、留小的原则,不能把刚刚长出的手指甲大小的石耳也给抠下来了。这样的小石耳即使采下来,经过温水一泡,除去附在上面的砂粒,所剩无几了不说,既卖不上好价钱,也没有多大吃相,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石耳资源。一颗菊花大小的石耳,最起码要五年以上才能长成,而且能长出石耳的岩石和适合采摘石耳的天气也是有限的,还要看年景的雨水状况。因此,即使最好的年景,一个采耳人最多一年也只能采个一百五六十斤。现在,天堂寨地区虽然有四五十个采耳人,但是年产量也不过一两千斤罢了。物以稀为贵。这些伴着采耳人汗水、泪水甚至鲜血采下来的石耳,其价格居高不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